本文最初刊登于《古董到古董》杂志 2023 年冬季刊。由 Elizabeth Cheung 撰写,Julie Cooper 编辑。
玉是一种迷人、令人无比向往且神秘莫测的宝石,在中国的众多创世神话中占有重要地位。悉尼经销商 Billy Robertson和他的社交媒体总监兼研究伙伴 Elizabeth Cheung试图揭开围绕“帝王之石”的一些更令人困惑的因素。
在女娲补天的故事中,元神诞生的“石蛋”就是软玉。道教的统治神之一被称为玉皇大帝,而如意则通常用玉制成。尽管玉石已被使用数千年,但人们对其仍存在许多困惑。其大部分宝石学品质最早是在中国和周边亚洲国家讨论的,这仍然是玉石知识进入英语词汇的障碍。
事实上,“玉”一词用于指代多种矿物。从历史上看,它指的是软玉,后来又指代硬玉。然而,它也被用来指代不同类型的绿色蛇纹石,这导致了现代人的混淆,导致它成为几乎所有绿宝石的总称。
这种混淆部分源于中文和英文语法的差异。中文中表示玉的字“玉”仅指软玉。放在“玉”前面的字不仅会改变其含义,而且通常指代一种全新的石头。
例如,中国岫岩、独山和蓝田地区的“玉”其实是蛇纹石。一般来说,由于其不透明性和斑驳的色彩,将它们与软玉和硬玉区分开来相对容易。虽然这些石头本身就很受欢迎,但它们的价值不如真正的玉。当硬玉于 18 世纪末首次引入中国时,它立即被认定为一种完全不同的矿物,并被命名为翡翠。
然而,说到软玉,故事就变了。自新石器时代以来,软玉在中国就备受推崇。人们曾发掘出软玉玉器,发现其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 3300-2500 年。在后来的汉朝,国王和王子们的陪葬服都是用成千上万块玉片制成的。这些陪葬服的制作成本不亚于埃及法老的石棺,它们不仅代表了一个家族的努力和资源,还代表了他们在一个地区的集中权力。一般来说,古代和复古的玉器几乎都是软玉,颜色通常为棕色至不同深浅的白色和绿色。
20 世纪棕色软玉双盘,雕刻有宇宙和古代符号。复古状态极佳。直径 12.5 厘米,300 美元
在所有古代器物中,尤其是中国统治王朝的陵墓中随葬品,玉器似乎具有最神秘的意义。人们认为这些礼器具有巨大的精神力量;其中最主要的是琮和璧。琮是一种方形器皿,象征着大地;璧象征着天空,用于祈求天命的仪式,人们认为它是连接天地的纽带。
到了明代,玉雕工艺越来越精细,士大夫们用玉器来巧妙地展示自己的财富和品味。俗话说,“黄金有价,玉无价”,可见中国文人对玉石的推崇有多么高。例如,左下角的明代玉腕托造型精美,雕刻成神话中的珞犰狳兽,是文人书房中展示其文雅品位的首选。珞犰狳与麒麟相似,是一种长着绿色皮毛、头上长着独角的鹿形生物。珞犰狳出现在开明统治时期,在中国的紫禁城和皇帝宝座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。清朝满族统治者试图将自己与汉族臣民联系起来,18 世纪的工匠重新诠释了古风风格。到了 19 世纪,古风杯(例如下图中的软玉饮水杯)开始出现。 在文人和士大夫中很流行。这款 19 世纪晚清杯带有双龙柄,其细腻的颗粒感让人联想到东周时期(公元前 770-256 年)的青铜器。
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,一些玉器含有深褐色内含物或棕色的“表皮”。早期的玉雕师经常会将这些内含物融入设计中,以增加深度感和/或明暗对比感,这很好地表明玉器出自大师之手,因此可能会增加玉雕的价值。另一种自然主义技巧是利用玉器的形状来雕刻,例如这个鹅卵石形翡翠鼻烟壶。一些最好的例子来自苏州派,苏州的玉雕师被公认为中国最好的玉雕师之一。
对于软玉而言,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是半透明的白色,即所谓的“羊脂白”,其次是带有或不带有赤褐色内含物的青瓷。在中国,最珍贵的软玉矿床主要分布在和田地区。在现代,随着西方对玉的欣赏度不断提高,深绿色的软玉被称为“菠菜玉”,通常产自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西伯利亚矿床,现在在西方市场上也被视为受欢迎的玉石。因此,翠绿色的菠菜玉在中国和西方市场都备受关注。
直到 18 世纪末乾隆皇帝统治时期,翡翠才开始进入中国人的视野,尤其是那令人惊叹的祖母绿色调,被称为“帝王绿”。在和田地区(即现在的缅甸),翡翠几乎俘获了所有初次看到它的人。从皇帝到女继承人、艺术家到巨头,几乎没有人能逃脱它的魔力。
乾隆立即作出的反应是试图占领整个地区。不幸的是,山区和当地山民的聪明才智意味着清朝旗人每次都被击退。乾隆被迫用玉器交换,尽管为了安抚皇帝的自尊心,这种交易被详细记录为进贡。
“羊脂”是一个重要术语,它不仅指玉的白色,还指最优质的软玉光泽的柔软、几乎蜡状的品质。这种光泽以及颜色可能是视觉上区分软玉和硬玉的最简单方法。此外,用一块硬玉敲击另一块(如果没有其他选择,则使用硬币)会产生特别清脆的声音。硬玉是“真玉”,而软玉不是,或类似的误解,导致软玉成为市场上最容易被误解的宝石。话虽如此,现代宝石学专注于硬玉的分类,下面将简要概述。
每个等级都有几个层级,但传统的玉石纹理分类大致可以分为冰粒、糯米粒和豆粒。这些不仅指玉石的透明度,还指玉石内部颗粒的纹理和大小。虽然颗粒(称为“棉花”)对于玉石的结构和形成至关重要,但“棉花”的细度对于确定玉石的纹理至关重要。检查玉石细度的一个简单方法是将其放在光线下。优质的商业玉石在光线下通常会具有一定程度的半透明度;“棉花”会增强而不是减弱其透明度。棉花具有暴风雪般的质感是理想的,表明玉石具有天然的透明度。
在宝石学中,强化是一种常见做法;热处理、染色等等。由于这种情况在翡翠中更常见,本文将主要讨论与翡翠有关的常见“巧妙伎俩”。不自然、令人震惊的鲜艳颜色是一种指标,尤其是鲜亮的绿色和红色。有些特别厚颜无耻的商人倾向于声称他们的橙色标本是罕见的“火玉”;这种情况总是要谨慎对待。
通常可以看到加热的迹象,因为它们会影响玉的晶体结构。一般来说,当将玉放在光线下时,染料和其他处理会影响天然翡翠的半透明度。消除内含物的处理也会使宝石变得不透明。小心滑石、滑石和/或树脂复合物;宝石应具有单一的光泽表面,大理石纹应尽可能均匀和饱和。简而言之,翡翠的经验法则是着色和翠。翠是一个有点模糊的概念,它结合了光、光泽、透明度和“水”的品质,可以描述为具有与月光石类似的席勒效应。
除了玉之外,玉还被用来描述其他种类的玉石:独山玉和蓝田玉可能是最著名的“玉石”蛇纹石。它们不透明,乍一看显然与硬玉和软玉有着完全不同的品质,它们的光泽质地和绿色色调可能是它们的主要相似之处。在中国,其他一些通常被描述为玉石的石头是鸡血玉和苏州玉。
鸡血玉其实根本不是玉,而是一种罕见的斜长石/高岭石和石英,其中悬浮着红色朱砂。天然鸡血玉极为罕见,尤其是保留了其鲜红颜色的古董或古董。如上图所示,这枚民国时期的鸡血玉印章配以红皂石盒,兼具现代和古风风格。从精雕细琢的印盒(斜面底座和中央的嵌合体图案)到铭文本身的质量,每一寸都表明了它的品质。铭文以篆书书写,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,即佛教心经的全名。此类例子虽然极为罕见,但就中国现代史而言,往往可以追溯到乾隆或民国时期。
如果不提及卡地亚对玉石进入西方意识的贡献,那么对翡翠的讨论就不完整。1933 年,社交名媛芭芭拉·赫顿的父亲将赫顿-姆迪瓦尼项链作为结婚礼物送给她,至今仍是拍卖史上最精美的珠宝之一。它标价 2744 万美元,至今仍是世界上最昂贵的翡翠首饰。随着人们对玉石的兴趣不断增长,毫无疑问,这块华丽的宝石将继续吸引我们的想象力。
图中物品可从悉尼的 Cache Antiques 购买。请致电 Billy 或 Elizabeth,电话:0424 404 791。